在《水浒传》中,鲁智深之所以被称作“花和尚”,并不是因为他有多花心,这一点他跟青面兽杨志在二龙山下打完架解释过:“洒家不是别人股易配,俺是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帐前军官鲁提辖的便是。为因三拳打死了镇关西,却去五台山净发为僧。人见洒家背上有花绣,都叫俺做花和尚鲁智深。”
但施耐庵肯定有不同见解,所以在鲁智深与双鞭呼延灼打斗前这样描述:“欺佛祖,喝观音,戒刀禅杖冷森森。不看经卷花和尚,酒肉沙门鲁智深。”
鲁智深无疑是梁山第一大侠,但他也做过小偷小摸(席卷了李忠金银酒器)的事情,在桃花村里“说姻缘(暴打小霸王周通)”,“把销金帐子下了,脱得赤条条地,跳上床去坐了。”
放下屠刀立地成佛,原本就很不合情理:像铁掌水上飘裘千仞那样恶贯满盈的家伙,只要有改恶从善的念头,就可以把前罪一笔勾销,而一个做了一辈子好事的人,只要做了一件错事,据说就要“下地狱”。
且不管寺院是不是像鸠摩智说的那样藏污纳垢春色无边,咱们以今度古来聊一个更有意思的话题:如果鲁智深做了少林寺方丈,会不会被金钱美色晃花了眼,变成一个真正的花和尚?
笔者是一个乐观主义者,一向都愿意把人往好处想,但却总被现实一次又一次打脸,一灯大师的“二指禅”后来被证明用了特效,原少林方丈释永信最近爆雷,更说明当年鸠摩智所言非虚——当然,鸠摩智也是以偏概全,我们不能因为方丈犯规,就说少林寺一团漆黑。
鸠摩智是老鸹落在猪身上,只看见别人黑,看不见自己黑。事实上他自己不事生产,也能周游天下逍遥快活,那些钱还不是来自信徒的“供养”?
鸠摩智和鲁智深生活的年代并没有二维码,但财主往寺庙里送钱,却是惯例,连鲁智深的师父智真长老也不能免俗,他请赵员外喝的,绝对是好茶:“玉蕊金芽真绝品,僧家制造甚工夫。兔毫盏内香云白,蟹眼汤中细浪铺。战退睡魔离枕席,增添清气入肌肤。仙茶自合桃源种,不许移根傍帝都。”
赵员外是文殊院的大施主,所以鲁智深犯了多少戒律都不会被开除,只是换了一个更好的地方,而且还“升职”当了“菜头”,据大相国寺僧人讲,鲁智深也是有可能晋升方丈的:“师兄你管了一年菜园,好,便升你做个塔头;又管了一年,好,升你做个浴主;又一年,好,才做监寺。”
一边说众生平等,一边又是等级森严,方丈说一不二,跟山寨的大头领一样股易配,所以强盗想坐头把交椅,和尚想当方丈,其实是一个道理。
鲁智深在五台山文殊院和大相国寺都没能当上方丈,他占据二龙山后坐上头把交椅,基本也跟宝珠寺方丈是同一个性质,都是占据寺庙为根据地“打家劫舍”。
二龙山的前任寨主金眼虎邓龙原本就是个和尚:“有座山唤做二龙山,山上有座寺,唤做宝珠寺。那座山生来却好裹着这座寺,只有一条路上的去。如今寺里住持还了俗,养了头发,余者和尚,都随顺了。”
鲁智深在宝珠寺大雄宝殿居中而坐,一边是原殿帅府制使杨志,一边是阳谷县都头出身的头陀武松,这三人往上面一坐,肯定跟释永信方丈、玄慈大师(“无恶不作”叶二娘的地下情人、虚竹的父亲)一样“宝相庄严”。
古人讲究“不孝有三无后为大”,如果世人都当了和尚,那么可能几十年后世上就没人了,世上无人,那么和尚就会消失,但事实是世人不可能都当和尚,和尚也不可能都没有子女,释永信和玄慈为“延续香火”和“开枝散叶”还是做出了一些“贡献”的。
鲁智深是凭赵员外的关系进的文殊院,所以不念经也没人管,后来凭智真长老的关系进了大相国寺,更是直接当了菜头,也就是“大相国寺蔬菜基地主任”,干好了那就是个肥缺。
鲁智深降服偷菜泼皮后,不是泼皮“买了十瓶酒,牵了一个猪,来请智深”,就是鲁智深“叫道人去城中买了几般果子,沽了两三担酒,杀翻一口猪,一腔羊”,大家喝得不亦乐乎,那些泼皮再偷菜,您猜鲁智深会管吗?
什么事情都是“循序渐进”的,《韩非子·喻老》中除了我们在课本上学的《扁鹊见蔡桓公》“讳疾忌医”,还讲了另外一个故事:“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,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铏,必将犀玉之杯;象箸、玉杯必不羹菽藿,则必旄、象、豹胎;旄、象、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,则锦衣九重,广室高台。吾畏其卒,故怖其始。居五年,纣为肉圃,设炮烙,登糟丘,临酒池,纣遂以亡。”
如果没有豹子头误入白虎节堂,鲁智深在大相国寺积累资历逐年晋升,当方丈的可能性很小,但并不是没有,那么他的衣食酒肉就会更加精美丰足,泼皮们就不可能只牵猪担酒,而是要用他的名头开武馆、做生意,献上几个美女,也在情理之中。“释智深”和孙二娘生出个“小实竹”也不是不可能了。
大家应该还学过一篇课文叫《芋老人传》,那里面的一句话大有深意:“时、位之移人也。”
笔者前一段时间跟原同行聚餐,提起过去采访过的对象,一一排列下来,才发现他们都“进去了”,再回过头来看我们写过的那些赞扬稿子,真有些无地自容。
鲁智深一直是个“好人”,那是因为他没当上“方丈”,如果把文殊院、大相国寺或少林寺交给他,收门票的事情他未必会干,但手下的知客、首座、都寺、监寺、提点、院主肯定会帮他想办法——释永信那么多金钱美女,平台一己之力怎能得到?那是要有一群帮手的。
近来很多大公司老总都从高楼上下饺子,那意图很明显:“烙饼大家吃,打锅算我的,以我一人消失,换多人平安。”
蓬生麻间不扶自直,白沙在涅与之俱黑。鲁智深“半路出家”,一旦当上方丈,肯定会把持不住,甚至可能连什么叫“把持”都不知道,这样的“住持”,能比释永信做的还好吗?
这个问题我们可能不太好回答,作为“同门中人”,大轮寺住持鸠摩智应该比我们更知道答案——且不管鸠摩智与鲁智深是哪个朝代的人,谁出生更早也没关系,咱们是以今度古就事论事。
鸠摩智自己也“不干净”,所以他揭少林寺的短一针见血,这说明他也是“吃过见过”的个中老手,正所谓“都是千年的狐狸,谁也别跟谁讲什么聊斋”。
比较而言,鸠摩智看起来还不像玄慈那样宝相庄严、一团正气,可就在玄慈那庄严正气的背后,却藏着天下第二大恶的情人和已经成为绝顶高手的私生子,如果不被萧远山揭开真相,您说虚竹有没有可能成为少林寺的下一代方丈?鲁智深要是被调往少林寺当方丈,那帮泼皮会不会鸡犬升天,成为少林武馆馆主或少林公司高管?
嘉旺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